你那个不能谋生的优秀,真的是优秀么?
[b]绝大多数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,都是话本式的。 什么叫话本呢?就是红楼梦里面贾母对姐妹们点评戏文时说的。 老太太说,戏文里面有太多的巧合。 一个书生,必定是落魄的,落魄的书生,又一定是年轻,还俊朗,还未曾娶妻的。 上京赶考,必定路过前任宰相府。相府也很有趣,堂堂大小姐,身边居然只有一个丫鬟。 而且相府也不分二门外的,闺阁中的,丫鬟居然可以在前后院随意走动。 就这么巧,这么寸,小姐就通过丫鬟传递信物,爱上了穷书生。 多少人考了二三十年屡试不第,这个书生就这么寸,一次中状元。 然后就得碰上招为驸马,俩人经历各种磨难考验,最后还非得峰回路转,有情人终成眷属。 我们来看一个问题,贾母这个老观众一眼就看穿的BUG,话本子为什么还非得这么编呢? 是编剧们不用心么? 不是,是故事本身的要求。 一个故事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?是精彩?不,是它得能继续。 一个书生,上来就已婚,怎么继续? 一个书生,相貌丑陋,怎么继续? 书生没问题,相府里都是儿子,没生女儿,怎么继续?拍断背山么? 我们今天作为一个旁观者看话本子,会觉得很扯淡,我拆穿这种扯淡,你会心一笑。 但是,正如我那天在谋生话题里分析的,你从小到大接受的长达19年的教育过程,这本身才是最大的扯淡。 而且这种扯淡是无奈的,因为它的首要因素不是真实,是继续。 它得能继续。 这就是演习和实战的区别,演习再怎么模拟,它绕不开它自身的束缚,这个束缚就是,它得继续。 俗称你不能被打死,打死了跳起来,换个姿势,再来一次。 可是这样的演习训练持续次数多了,你就会陷入一个思维误区,你会误以为,什么都是能继续的。 所以我那天才说,你最好从小就拨开迷雾,你看看演习场外面的世界,是怎样的。 如果你不做这件事,这种误以为什么都可以继续的习惯,就会贯穿你一生。 你比如经常有读者问我,我曾经提到的人后来怎么样了。 你老觉得后来会怎么样就是受到话本子思维的影响。 你觉得一个人落魄了,就一定能翻身,一个人被欺负了,就一定能打回去,一个人少时了了,长大后一定会成为大人物。 但对不起,这不是现实。 现实中大部分故事都是没有你想象的那种结局的,一个非常优秀的年轻军官,战场上一颗流弹就可以打死。 然后呢?然后故事就结束了呀。 否则呢?孙悟空掏出颗仙丹,让故事再来? 西雅图湖滨中学在1968年就租用当时很罕见的电脑,造就了三个电脑天才学生,比尔盖茨,保罗艾伦和肯特埃文斯,合成计算机三人小组。 肯特埃文斯的特点是成绩比盖茨好,商业头脑也比盖茨强,但为什么我们只知道前两人是微软创始人,却都没有听过埃文斯的大名呢?
因为他高中时登山,不幸遇到泥石流,被埋了。
这才是够真实的生活,你以为是段誉啊,坠个悬崖都能凑巧掉进山洞,还遇到神仙姐姐?
故事之所以有那么多奇遇,是为了让故事本身继续下去。
搁在具体的人身上,可能你只是故事当中的一个章节。
这一点是很多人不习惯的,但是你要学会改变自己,打破自己固有的想法。
你要想清楚,你从小习惯的那个,是表演武术;
你长大后进入社会,你谋生时,所要使用的,是实战武术。
表演武术它有很多很多的花样,大开大合,所以它才有比武的说法,才有第一名,第二名。
实战武术里面没有第一名第二名的,倒数第一名也很可能一刀就把第一名给结果了。
game over。
因为实战当中没有那么多的打点,计分,评委,没有这些。
实战武术的动作非常简洁,一刀致命,一击必杀,游戏结束。
我那天在谋生的第二个话题里,举过一个很多年前的例子。
某个品种的每日波动是5%,它在某个平台上的跌停是63%,涨停是137%。
我当年怎么干的?就是直接挂多单在跌停,挂空单在涨停,就睡觉去了。
每个交易日开盘都这么挂一次,然后管它呢。
如果真能成交,就会有短信通知你,你就平仓嘛,你赚大了,没有成交那就没有短信通知你,你安安静静上班呗,你又不会亏。
每日波动5%,你挂那么远,亏个DER。
这就叫实战。
实战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。
这跟学校里一样么?太不一样了。
学校里你会把事情搞得好复杂,恨不得上天入地造航母。
毕业后谁造过航母?你看看你们整个公司有没有资格造航母?
这就是思维的方式的巨大转变。
学校思维下,表演武术下,你每天都在琢磨,我这一招,够不够高级。
海公公给韦小宝表演武功让他选,打得树叶满天飞,落到火锅里,韦小宝很生气。
你有没有发现,客户的想法和你自己的想法有着巨大的差别?
你关注的那些个所谓的高级,在客户眼里,P都不是。
你觉得你是武林高手,他觉得你脑子拎不清,切个西瓜还一块大一块小。
最后韦小宝点名要学的是什么高级武功?是抓奶龙抓手。
可不可笑?
不可笑,因为这就是现实。
一剑无血冯锡范,敌不过毫无武功的韦小宝撒的一包石灰。
你金融学学到博士,你的回报率都敌不过人家一个沿着跌停涨停随便挂挂的麻瓜,当然,前提是每日波动一定要远小于涨跌停范围。
这就叫谋生。
在谋生这件事上,一个麻瓜是可以吊打一个博士的。
这个吊打不是他比你优秀,他一个麻瓜不可能比你一个博士优秀,但是,在某个谋生的点上,他就是可以轻易的赢你。
因为你用的方法太复杂了,所以你就必然落在很多机构的算计中。
俗称你复杂,可又不够复杂,于是你被干掉了。
而他正因为够简单,他正好落在所有机构的算计外面,他就在那个点上,戳戳戳,他就赢了。
黄药师那么聪明一个人,为啥教曲灵风的女儿戳戳戳?
因为他算好了,那就是整个市场的BUG,你就待在那里,戳戳戳,李莫愁来了也发愁。
呵呵。
所以很多时候,谋生当中的赢,不是谁比谁优秀,而是谁比谁更能在市场里存活下来。
如果简单能存活,我为什么要复杂?我是戏精附体,没有评委也非得表演优秀,让老师给自己打个100分么?
所以你要反思,你那个不能谋生的优秀,真的是优秀么?
还是说,你已经习惯了演习模式,习惯了凡是故事都可以延续的虚假前提呢?
想通了,你才会醍醐灌顶。
搞了半天,宇宙的第一法则是生存,不是优秀。
优秀是基于一切故事都可延续的虚假假设下构建的。
而现实中根本不存在这些乱七八糟的前提,你背负着这么沉重的思维镣铐,才是你被那些远不如你的人,在生存游戏中,一击必杀的原因[/b]
赞(1)
|